纪念文章

先生精神长存

发布时间:2011-05-17      点击数量:

(原载于《吉林大学报》2008年5月26日第293期,作者宋冬林)

2008年5月9日5时55分,我国著名经济学家、教育家、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张维达先生与世长辞,与他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永别了,与深深爱戴他、敬仰他的学生们永别了。噩耗传来,先生的学生无不悲痛万分,为失去慈父般的恩师痛哭,为失去引领学术研究的智者而痛惜,为失去指导人生的仁者而痛心,彼苍者天,曷其有极!  

仰望先生安详的遗容,学生眼成穿而骨化石,怎奈先生笑貌宛然却音容不再,26年追随先生的岁月倏然而逝,又怎不令人痛彻心肺!

先生辞世前一个月,还强忍病痛的折磨,忘我地工作。他坚持亲自拟订考试题目、修改博士论文、布置论文答辩……学生们劝先生休息,他却微笑着摇摇头。5月3日,我去医院看望先生。此时先生的病情已十分沉重,不能行走,说话也很艰难,但他却依然关心着学科、专业建设的情况。听到他微弱、沙哑的询问,我禁不住热泪盈眶。这是我与先生最后一次交流。

在先生生命的最后时刻,他还牵挂着他毕生为之奋斗的教育事业,还惦记着学科和专业的建设,还关心着学生的工作和成长。这生命最后时刻的心心念念,字字声声,浓缩着先生一生所思所想和一以贯之的坚定信念,折射出先生一辈子固守的为人为事为学之道。先生的一生都在书写着对真理的追求,不屈不挠,不悔不弃。先生的一生都在践行着教书育人的神圣承诺,兢兢业业,死而后已。他把生命中最后一丝心力和最后一线烛光都给予了工作,留给了未竟的事业,留给了他的学生和家人。他把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展现在弟子们的面前,然后如涓涓细流,渗入他们的心中,再如澎湃的波涛,奔涌在后人的灵魂里。

先生为人正直宽厚,谦和豁达。先生从不攀附权贵、鄙弃贫贱,只要学生有向学之心,他就一视同仁,谆谆教导。先生对待学生,有时怒其不争,有时欢喜鼓励,既严格要求又通情达理,一言一行,一举一动,让学生时刻感受恩师的威严和慈祥。先生滋兰九畹、树蕙百亩,桃李满天下,却始终虚怀若谷,他总是细心听取学生的想法,鼓励学生思考,启发学生发问,从不因为学生想法的幼稚或浅薄而稍有轻侮之心;每当学生取得了成就,先生也总是由衷地感到高兴与欣慰。先生海纳百川,博览古今,举凡有用之书、有识之论,都能取其长处,成为自己思想的源泉。先生豁达,不以物喜、不以己悲。与先生在一起的时时刻刻,我总能感受到先生身上催人上进的力量,感受到他博大浩瀚的胸襟,感受到他心系国家和人民的情怀。让我感觉高山仰止的,不仅是先生渊博的学识,更是他厚德载物的高尚人格。

先生做事细致认真,坚持原则。他总是说,没有规矩不成方圆,凡事都要严格按照计划和程序进行,对于教学和研究生培养工作,他更是认真准备,细致安排,关注细节,从不纵容自己的惰性或者别人偶尔的粗心;先生雅量高致、秉公处事、不徇私情。有时学生觉得先生做事的原则近乎刻板,但是我知道,先生的这种精神,是一种为人做事的境界,是一种深入骨髓的个性,是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的前提。我深深受益于先生的这种品格,它使我从青年时代起,就不敢有半点懈怠和侥幸的心理,踏实做人、认真做事,它使我养成了良好的习惯,并在治学方面奠定了扎实的基础。

先生治学严谨崇实、厚积薄发。改革开放激发了先生的研究热情,也成就了先生的事业和声望。先生理论功底深厚,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甚至熟悉到了一页一行,一词一句,但是他从来不把自己的思想囿于固有的模式和理论,从不拘泥于经典作家的个别词句和论断。他直面中国改革开放实践,勇于开拓,大胆创新,研究问题不唯书、不唯上、只唯实。先生的研究轨迹紧紧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,从早期价格改革研究到分配方式的探索,从国有企业改革研究到体制模式探索,从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研究到教科书体系创新,为深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、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。先生不仅治学严谨,教导学生时,也是不遗余力、倾囊以授;他修改学生的论文,大到中心思想,小到引文注释,甚至标点符号都认真对待,论文的空白处经常写满了先生的指导意见。追昔抚今,这往事历历如在眼前,而斯人远去,情何以堪!

先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,天人永隔,冥冥渺渺,相见无期。但是先生高尚的人格与情操,待人处事的原则与态度、严谨的学风,追求真理的批判精神却牢牢印记在每一个学生的身上、心中,永不褪色;并将随着学生,以及学生的学生,薪继火传,与世长存。

如今先生托体同山啊,后辈追思良久,言有穷而情不可终。一川烟草,满城风絮,天若有情,长歌当哭……